文章:德国制造不是神话,解密德国中小制造企业的成功之道

所有者:TerryWang(呢称); 发布时间:2020-08-29 00:39:19; 更新时间:2020-08-30 12:19:38

阅读所需积分:0; 

简介:提到德国制造,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精密、品质、严谨,以及一堆耳熟能详的品牌:西门子、奔驰、奥迪……当然,作为从事机加行业的金粉,第一时间会想到DMG MORI、埃马克、通快等有名的机床品牌。为何德国制造口碑这么好,德国制造不是神话,它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笔者在制造业企业工作十余年,



提到德国制造,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精密、品质、严谨,以及一堆耳熟能详的品牌:西门子、奔驰、奥迪……当然,作为从事机加行业的金粉,第一时间会想到DMG MORI、埃马克、通快等有名的机床品牌。为何德国制造口碑这么好,德国制造不是神话,它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笔者在制造业企业工作十余年,与不少德国制造业企业打过交道。近日在读了《德国的七个秘密》一书后,更是对德国制造业感触良多。本文结合书中内容和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德国中小制造企业在经营战略、人力战略、发展战略、产品战略、市场战略、国际战略以及人文底蕴等七个方面进行剖析,期望有抛砖引玉之效。




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德国拥有西门子、大众汽车、博世等工业巨头,同时也有众多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如下表《德国最古老家族企业规模排名》列出了部分企业),绝大多数都不是上市企业,产品和业务聚焦于利基市场,多为世界领先的产品,既不多元化扩张,也不跨国发展,很多都是乡镇企业。这些企业的员工大多来自当地居民,终身雇佣制不仅保障员工,也保障了员工的后代,一家几代人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企业人员流动率低于5%(美国为30%)。


表 德国最古老家族企业规模排名


这些企业的开创和发展,也得益于德国的经济政策,针对中小企业和高科技创新企业,分别有小额贷款(10000-25000欧元)计划和高科技创业基金(50万欧元)的政策扶持。与其他国家的中小企业不同,“德国的中小企业深深扎根社区,懂得充分利用与社区的强大关联和关系,借助地方学徒项目获得高技能劳动力,并从当地金融机构取得主要资金来源”。


在德国的中小企业身上,我们看到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老板和员工,都是企业这个家庭的成员,老板经营企业,绝不仅仅为了赚钱,更着眼长远发展,代代相传;员工由于终身雇佣制,自然对企业有的极高的忠诚度。


01


经营战略:以企业为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德国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是:工作时间短,时薪高,节假日多,生产率高,社会保险费低,工资增长温和(与之相比生产率提高更多)。尽管有着较高的人力成本,由于较高的生产率和高品质的产品,德国的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有目共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生产率,书中用了“奇高”来形容。


德国制造业的高生产率得益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学徒培训制度,这一制度为制造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更是为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基础。学徒培训学校的专业划分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很多学徒白天工作,晚上上学,能迅速胜任工厂的工作。欧洲很多国家也在效仿德国的学徒制度,进而提高工人的素质和生产率。


02


人力资源战略:高素质高成本高效率


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德国的中小制造企业大多着眼长远,同时也不失灵活性。德国的众多中小型企业,大多有着数百年的历史,经历过战争和经济衰退,依然蓬勃发展。笔者曾与德国科隆KROHNE(创立于1921年,专注于流量和物位仪表)做过交流,在国际仪表市场上,有艾默生、西门子、横河等大品牌,科隆因其专注,在流量和物位仪表领域独树一帜,正所谓“一英寸的宽度,一英里的深度”。我们有很多企业,往往喜欢追逐潮流,液晶电视、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还有近几年炙手可热的石墨烯、增材制造(3D打印)等等,潮涨潮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战略,从企业到行业,受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影响,周期性增长和衰退,难有稳健发展。


德国的中小型企业也有灵活性。《德国的七个秘密》一书中列举了一些案例,“拖车卡车行业小型供应商赛夫华兰德公司的CEO戴特勒福·伯哈达解说道,灵活性不仅是公司的核心战略,更是以公司的成本结构为依据。伯哈达躲开了典型美国公司大规模裁员再一窝蜂招聘的交替振荡循环。他和公司并不稀罕招聘-解雇员工攻略,而是注重就业条件的灵活多变。过去几年里,他们的产品需求量大增,公司提出加班45000小时的对策。虽然这在很短期内可能成本较高,但哈伯达更在意长期的成本节约,因为他避免了不得不在需求疲软期解雇员工的麻烦。加班为赛夫华兰德公司提供了一种缓冲,这层缓冲让他能够灵活调整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不仅节省了周期性低迷期解雇员工的费用,也节省了繁荣期寻找和招聘合格员工的高成本。”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在全球化的时代影响无处不在,国内的企业似乎并无很好的应对办法,德国中小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


03


发展战略:注重长远发展,稳健而灵活


从产品战略来看,德国的中小制造企业大多定位于世界领先的高品质、创新技术的产品,而不是同质化、市场充分竞争的大众化产品。这些企业的研发主要与当地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因为产品为客户量身定制,双方达成保守秘密的默契,不需申请专利保护,也避免了竞争对手的模仿。


全球工业市场的众多细分领域中,有很多顶尖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制造的,经济学家称这些企业为“隐形冠军”,“全世界有2500个隐形冠军,德国独揽了1300个。尽管美国的人口将近德国的4倍,可只有360个隐形冠军花落美利坚。”


德国的隐形冠军:世界上第1台盾构机的制造商海瑞克,生产钻井设备援救被困在矿井的智利工人(2010年33名矿工被困井下69天,最后全部获救,电影《地心营救》再现了这一事件)的Micon,生产电动车充电设备的Mennekes,制造火星探测器所用的优质漆包线的Elektrisola Dr.Gerd Schilbach,生产高压清洗机和窗户真空吸尘器的Karcher等等。这些众多的中小企业构成了德国经济的中间层,欧美国家制造业衰退的大背景下,德国却是“这边风景独好”,这的确值得研究。


04


产品战略:不做大而全的十项全能选手,专做小而美的单项冠军


从市场战略来说,德国的中小企制造业注重的是产品品质和科技创新,而不是价格战。德国制造的品质已得到世界公认。从机床等工业装备,到汽车等大众商品,从整机到元件再到材料,德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国内其实并不缺乏创新,这从中国的专利数量上可见一斑,问题在于新技术的产业化。很少有国内企业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进行新产品开发,试制和推广。在日益同质化的产品市场,价格战就成了唯一的“王道”。


笔者在与德国维开德(创立于1913年,是欧洲最早生产复合金属材料的钢厂)接触时了解到,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电厂的空气冷凝器的核心元件——基管,都是使用的该公司生产的Fe-Al复合钢带为原料制作,尽管国内也有厂家生产这种复合材料,但是品质不稳定,未能在市场上普遍应用。德国的中小企业,专注细分市场需求,以品质和科技创新取胜。这正是我们国内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


05


市场战略:品质第一,科技制胜


从国际战略来说,德国的中小制造企业主要是出口导向,以海外市场为主。德国中小制造企业的小而美的产品战略,难以取得规模效应,全球化的市场恰好弥补了这一短板。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ZDH)拥有上百万家中小企业会员,为这些企业在海外业务拓展和合作提供中介服务。


德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在中国市场受到广泛欢迎。德国众多中小企业也看好中国市场,纷纷来中国投资建厂,寻求代理,技术合作等等。近几年并购成风,很多德国中小企业也来中国寻求资本合作。和很多大企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设点办公不同,德国的中小企业更青睐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这也与中国开发西部的国家战略不谋而合。


06


国际战略与人文底蕴


德国中小企业的国际战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出口海外,全球发展。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中小制造企业之所以能长远发展,与德国的人文底蕴密不可分。德国有着康德、黑格尔、尼采等大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他们的晚辈),也有歌德、海涅、席勒等大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更是不胜枚举),因此德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像双螺旋结构一样,也有着严谨和浪漫两方面。


德国制造业追求品质,精益求精,其严谨程度世所公认。德国制造业追求创新,技术迭代,永无止境,创新的灵感自然离不开诗人般浪漫的情怀。随着全球化发展和德国宽松的移民政策影响,多元化和包容力成为德国发展的新驱动。


如上所述,德国中小制造企业依托德国丰厚的人文底蕴,在经营战略、人力战略、发展战略、产品战略、市场战略、国际战略等方面又有着独到之处,可以用一副图来形象展示,可以称之为德国制造的七武器。


德国制造的七武器


德国中小制造企业的独到之处还有很多。近几年来德国制造一直为大家所称道,笔者写本文并不是为了神话德国,而是为了取长补短,让国内制造企业能学习德国制造业的精髓,并转化为自身所用,必将有长足的发展。期待中国制造早日跻身世界制造的第一阵营。


-End-


☞来源:金属加工 作者:北京京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沈志学

金属加工

https://mp.weixin.qq.com/s/9KWMq-jw8hZI-UsfZve1-g